2017年国考申论指导_考前状态调整3大方法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08-24 阅读:

  随着2017年国考的临近,不少考生开始变得浮躁,做题的劲头大不如从前,甚至有很多考生开始抱着侥幸的心理想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备考,这种想法十分危险,现在申论的复习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扩充,更重要的是考验各位考生的毅力。那么需要如何做才能够调整出最佳的状态呢?

  一、保持良好心态,从容应对负面情绪。

  越是接近考试,考生的情绪越容易波动,特别是很多省考考生所面对的机会越来越少,也就特别珍惜难得的考试机会,从而倍感压力山大。此时,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复习计划,每一次做题其实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补充短板,同时争取在正式考试的时候避免同样问题出现的过程。因此,考生要正确面对在考前遇到的困难,避免纠结难题,做无用功,同时要自信,每一次成功完成一套模拟试卷就是一次成功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调节出正常的作息规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浮躁情绪产生。

  二、坚持做题训练,保持考场的稳定发挥。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考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并且每天按照计划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保持做题的敏感度。越是到了接近考试的重要时刻,各位考生在备考越要保证做题的数量和效率。这是为了能够通过训练加强自己做题的习惯。在复习之初很多考生对于真题的理解已经花了很大的时间,在备考的关键时刻,则需要考生把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充分的表现出来,通过大量的习题和限时的训练提升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确保自己稳定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始终提醒自己需要完成的目标,做到持之以恒,切不可功亏于溃。因为“即使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三、重视热点积累,培养分析问题的敏感度。

  要坚持热点的积累,考前训练强度的增加肯定会让考生感到疲惫,此时对于热点的关注一方面能够丰富学习的内容,同时可以训练自己对于热点问题理解的敏感度。由于申论的材料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做题还要能够通过热点及时的吸取更多层面问题的分析,把握时政脉搏,在申发论述时有利于自己深化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表达言之有物,意义重大,而这也是作为考生至始至终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过程。


责任编辑:lc_木子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