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申论者得公考,此言不虚。申论其实是公务员工作的模拟和缩影。它模拟的是公务员跟随领导出去调研,回来整理材料,提出决策建议的一个过程。
一、遵命意识。服从上级命令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所以在这里我郑重告诉各位公考新人,一定要先看题目的要求再读材料。申论几道题,读上三四遍一点都不多,甚至还不够。读了还要思考,认真揣摩领会。这就好比是领导意图,领导的意图很明显,但是也可能意味深长。有些是专用的词汇,有些是模糊含混的语言,但是领导的意图就在那里,明明白白,看你能不能真正懂得。
二、了解情况。调研需要了解情况,获取信息,这就是材料、材料那么多信息,要抓住重要的主要的。那么什么是重要的?就是能够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也就是跟题目要求有关的。不可小看这个能力,这才是需要着力的地方啊。曾有一位研究生老乡,考完河南“活拔绒”后感触的说:申论难难就难在短短的时间内,需要处理的信息太多,对大脑的要求极高。是啊,有题干要求,有庞杂的材料,还没理清头绪还要做题,做题又不太确信是否方向正确,还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眼看时间快到了,大作文才刚刚开头,没办法胡乱写了几条对策,龙飞凤舞交卷了事。一个字:“晕!”其实行测也是这样,资料分析那么多数字和文字,要读要看要记还要分析还要演算,难!这要求的是什么?是“知觉速度与敏感性”2000年左右的公务员考试考过这类试题,后来这类试题虽然取消了,但是这类能力的考查却隐蔽在其他地方了。
公考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就是,又快又好,快字优先。行测如此,申论如此,阅读理解也是如此。考场上,120分钟或者150分钟是你唯一的资本,要用好。当然,不能瞎快,不能急躁。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高二的时候,我做高考化学试卷,假如用5个小时,可以近乎满分,可是考场上只有2小时。经过高三一年练习,我可以达到2.5小时近乎满分。经过高四的复习,我基本达到90分钟内完成试卷而且错的很少了。但是还有些牛人60分钟就能做完,咂舌!
因为公务员行测,几乎没有大学的内容,多数是高中的,甚至初中小学内容也很多,不存在不会做的问题——即便有也很少。矛盾的焦点就在于做不快。所以,怎样做快呢?在做对的情况下越快越好。这就需要专门有意识的训练了。申论要规定自己在多长时间内读完材料,然后逐渐提高质量,行测也是如此,比方说资料分析吧,要拿出自己最清醒,斗志最旺盛的时间段,一心一意去做,有意识的提速,再提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可能就会提高了。有人说,现在的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了,而是“快鱼吃慢鱼”。
我觉得自己喜欢打乒乓球这一点比较有利,因为反应速度稍快一点。我也提倡女孩子们多玩玩“连连看”之类的网络游戏,既练眼又练手,还能放松公考的疲惫。
三、概括汇报。这是向领导反映你调研成果的环节。你是领导的耳目啊,你跑腿了、搜集情况了,需要报领导知晓。你反映问题要客观,不要带主观的见解;你汇报情况要简短,废话不要说,领导很忙,领导想听的是重点;你反映的情况要全面,不要有重要遗漏;你的文字要通顺流畅,不能读起来很拗口很晦涩。好了,这就是概括题。
四、综合分析。公务员要解决的一般都是社会问题,现在社会上问题很多,作为公务员,对这些社会问题怎么看?这些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哪些表现?这些问题假如不解决有什么危害?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下定义、谈看法、点评等等,其实都是这些的综合或变式。
五、提出对策。这个是公考考查能力的高点。但是,近来也有一些变化,“察于刀笔之迹者不知治乱之本,”所以2010年以来地市级的对策题开始非常具体化,在细节上设置一些难点。万能八条使用的有点滥了。但是万能八条还真的是着手思维的一把钥匙。主要的就是要分析这些问题由哪些原因造成,哪些是不可抗力,哪些可以改变。在可改变的这些因素里边,哪些是政府责任,在政府责任里边的又有哪些成本低、效果好。那么好的,就是它了。
六、进行论证。也就是大作文,可以写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策论,也可以论证意义必要性,也可以两者结合有所侧重。但是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主旨、一定要完全符合命题要求。这两点有了,怎么写都是对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两点做不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南辕北辙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