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 我才开始“懂得”申论
--步知公考8年申论学习经验分享
【写在开始】
2万篇申论批改,8年申论学习,几乎是我30岁之前全部的“关键词”。
是的,我是向阳花木大爷。8年来,我是考教师编制的学生,是申论的学习者,是申论老师。
今天,我想将自己对申论学习的所感、所悟、所得分享出来,希望对广大伙伴略有帮助。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个人学习、工作经验的分享,不代表权威,可喷可交流!
【我眼中的申论学习】
1:申论备考,别一开始就错了
无论国考省考,申论的普遍得分是35—55之间!
你会问:为嘛我越学越差?为嘛越努力分数越低?
其实:你的路错了,一开始就错了!
申论大作文一般40分,前面的几道小题60分!我们可以推断,成绩在35—55分的你,前面小题总得分只有10—30分!多么恐怖、残忍的真相!所以,申论成败的关键不是作文写作,而是前面小题的得分—不能拿稳45分,及格乃至进面基本没有希望!
结论:作文是突破高分的途径,而小题才是生命线!!将70%甚至更多的精力用于小题的备考、学习,是基础一般的我们突破申论的不二法门!
2,答题形式决定能否进面
有多少人距离面试只有3分以内的距离?
可是,小小的3分不仅注定了你失去了逆袭的机会,也提早宣布了公考失败的结果!3分,乃至再加几分真的有这么难吗?
坦白的讲:我们进入考场前,申论水平已经是既定的!人靠衣装,申论作答靠“形式装”试想:同样一份答卷,卷面整洁、工整的得分会高,还是缺少规划、勾勾画画的卷面高?!
(1)前面的小题有意识的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并分条理呈现,让阅卷老师扫一眼就能抓到你作答的重点、得分点。
(2)作文写作观点要明确、坦坦荡荡。一方面开篇时文章的核心观点要表达的直接、客观,不扭扭捏捏、模棱两可;另一方面分论点概括的严谨、明确,保证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独立的核心功能—比如第一段是引述议题、表达观点,第二段是提出分论点并论证,最后一段是结尾、升华。
(3)端庄的书写80%会赢得加分。申论是人工阅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阅卷老师也不例外。当然,这是申论考试,不是书法比赛,不能无限的放大书写对结果的影响,但平时就注意纸质书写、保证卷面整洁,绝对有益无害!
结论: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不仅是一种态度和修养,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更是影响同一水平下进面的重要砝码!
3,逻辑衔接词是提分的神器
首先需要强调一下:逻辑衔接词不等于“一二三四”这种简单的罗列。
无论是小题还是大作文写作,其主线都是逻辑,比如综合分析题立足“论断是什么”“论断分析和说明”“总结概述”几个核心层次来作答,申论写作围绕核心观点来加以论证、说明,这其实都是一种逻辑的表现形式。
几个逻辑衔接词实际上串联的就是一篇申论文章的核心思路、架构,比如“花木体”文章的常用逻辑衔接词:
第一段:...(背景)。然而...(议题)。为此,我们需要...(核心观点)。
第二段...(分论点一)。...问题开始凸显(分论点的缘由)。为此,需要...。同时,...促进...(措施、要求+效果)。
第三段:...(分论点二)。...现象突出(分论点的缘由)。为此,我们应...(措施、要求+效果)。
第四段:...(分论点三)。...凸显了...(分论点的缘由)。对此,需要...,让...(措施、要求+效果)。第五段:...(概述)。...是...是...更是...。
试想,当我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和技巧,并有适当的训练、总结,在具体的考试时对材料、题目主题有了基本的认识,还会担心无从下笔?还会要花上十分钟乃至几十分钟的时间来思考文章的结构、层次吗?
4,申论写作是思维+结构+表达
所谓思维,只要记住两句话:1,把自己当做公务人员来做题、写文章,不主观、不抒情;2,注重因果关系,保证前后行文流畅,不自相矛盾。
至于文章的结构,我认为“一个核心论点,三个(两个)分论点,五个(四个)段落”就可以。也许你会担心是否“模式化”,但我想告诉你:如果连基本的文章结构、框架都没有,那只能算流水账!
OK,如果你实在想有所创新,适当的展示一下风采、个性,那请记住一句话:保证文章“核心论点明确,分论点清楚,论据围绕论点展开”这一基本原则。
对于表达,不需要过于花哨,坚持“朴实、自然、客观”就可以。
5,表达能力提升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和嫁接
都说见贤要思齐!
“思齐”从来就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见贤”?去哪里见?我的意见是“人民日报的时评文章”“伙伴们写的比较好的文章”!不要问为什么只有这两处,就问问自己:有多少资料、多少书你真正的看过?!
在具体的模仿练习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1,申论的主题会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范畴(政治范畴的内容可不做刻意关注),所以平时的学习中可有意识的对文章、积累的素材进行分类。
2,学习时,不需要整篇文章都关注,也许是一个开头,也许是一个结尾,也许仅仅只是一个排比句式,甚至只是几个词汇,请认真记下来。我的态度是:没有几十页这样的笔记,那算不得认真学过申论!
3,结合记下的句式、词汇进行仿写、改写,部分内容可直接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给个例子:
【原文】拯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文化安全意识着手,将民俗文化的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将文化安全注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将民族文化的发扬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让其在心与心、行与行中传承。
【仿写】预防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要从食品安全意识着手,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将食品安全注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充分发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识别知识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食品安全工作融入民众的生活、融入社会经济的建设中,将食品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一两个月后,如果你认为没有进步,那只有一个原因:你真不够用心!
6,热点从来无需拼死拼活积累
申论考试会立足热点、议题,但务必注意,其关注的并不是热点、议题本身,而是一种思路和逻辑—客观的认识问题、辩证的(正反两面)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
平时的备考中,你也许花费了很多时间记住了某一个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但考试的材料导向会和你的记忆一样?相反,往往会让你的作答偏离材料,这也是为什么存在“出考场的时候感觉良好,查分数的时候大失所望!”
申论学习的方法、经验有很多,但罗列太多就等于没有经验。作为应试,抓住了主要方向、基本宗旨,任何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关于在线备考的想法
引子
从中政行测到中政申论,再到步知公考,我们立足网络,做过题库,做过申论批改,做过课程,但最终回归到了“立足基础和目标来定制备考方案”。在线教育的好坏、大数据的优势等等暂且不谈,我只谈谈我眼里什么才是好的在线教育模式。
1,学习氛围是备考的灵魂
在线学习的痛点和难点是什么?
(1)孤独导致的闭门造车;
(2)自制力差导致的拖延症泛滥;
(3)网络的虚拟、遥远和无亲近感;
(4)心理失衡导致的学习效率为0….
所以,我们的备考方案主张用在线班级来聚合同一考试目标和基础的人群,通过班主任的带动和关怀来集体推进学习,让老师和伙伴、伙伴和伙伴都成为真正的朋友,相互激励、相互协助、相互竞争。也许,我们只在网络的那头,走不到你的身边,但我们决志走进你的心里,与你坦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学习评判的标准不是“名师”,而是方法和知识体系
孔子算不算古往今来最牛的老师之一?他弟子三千,出了多少贤人?答:72!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否认好的老师会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但无限扩大乃至迷信所谓的“名师”,算不算“耍流氓”?在互联网时代,稍微用点心,资源的质量都不会太差。一次能提高成绩的备考,最关键的不是遇到了一位好的老师,而应该是一套合理的学习流程、行之有效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主导名师、吹捧各种神奇,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自然有违教育的本质。
所以,我坚持认为:真正好的老师,可以是为人师表的长者,更可以是与我们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的伙伴,是可以加为“微信好友”,随时联系、吐露心声的朋友!结语
也许,你已经加了我的微信,也许你把我当做客服问这问那,只要能对你有所帮助,又何尝不可呢?!我是向阳花木大爷,我们是步知公考,是学习的服务者,更是与你一起学习的伙伴!
嗯哼,你还在等花木的微信号,告诉你:木有!好友爆了,不轻易加啦!那就给点福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