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10-11 阅读: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接掌权力后的首份年度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出炉。此时,距全面完成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只有7年时间。7年时间在浩瀚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可谓长河一瞬,堪称短距离赛跑。因此,新一代领导集体赛跑的耐力和成绩,备受关注和考验。

一、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色调贯穿染透了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仅以“改革”一词所提频率而论就高达77次。这份政府工作报告鲜明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它并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而纵观整个政府工作报告,其部署的改革涉及经济、行政、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范围之广、力度之大、突破之深、实质之多,均属空前。

比较而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在篇幅上是最多的,同时锁定了财税、金融、国企、投融资、服务业、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并力求获得实质性突破。

二、坚持改革创新中国政府宏观调控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深刻影响全面深化改革与宏观经济运行在黄金平衡点上实现协同,即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同时,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创新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作了突出强调。报告指出,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

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创新与完善主要体现为,在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前提下,科学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并将其作为预期调节的警戒线。

三、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三内涵”与“改革三改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发展三内涵”与“改革三改起”,内容如下: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发展三内涵”的提出,是中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现实,标志着中国实质性地从以往过度追求经济规模与速度,转入以提升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以推进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三改起”的提出,则更加明晰了改革的工作原则、政策取向和突破口,“三个改起”分别代表了当前改革的紧迫之处、重要所在和力量凝聚之法。

责任编辑:hx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