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3)
答案及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A
【解析】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B
【解析】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A
【解析】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A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C
【解析】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D
【解析】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
8.A
【解析】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升。
9.C
【解析】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关心,是一种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的体现。
10.C
【解析】勤奋是性格的态度特征,笨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体现。
11.B
【解析】习得性无助感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12.D
【解析】小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
13.A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4.C
【解析】题干中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借生日能“借”吗?进行设疑?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
15.A
【解析】古代采用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到了17世纪初才产生班级授课制。
16.D
【解析】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17.D
【解析】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
18.B
【解析】教学时教育的一种途径,除了教学,教育还有其他的途径。所以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9.A
20.B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
二、简答题
21【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2【答案】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3【答案】
(1)班主任要明确评语不是一种检查和评比,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学生期末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表现的一种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写学生评语时应注意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
(2)评价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为期末评语的撰写积累素材。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评语中要由衷地为学生的优点“喝彩”。然而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表现出来的, 有些甚至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作为日后写评语的素材;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山观点,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能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
(2)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问。
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25【答案】
(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10分)
第一,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能让学生感觉教师的评价是合适的。
第二,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指导性,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努力。
第三,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刘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适合学生,而且评价也非常正确合理。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10分)
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四、教学设计题
26【答案】
(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正确分析父亲刚正、诚实、讲信用的人物形象。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学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体悟理解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诚实、讲信用是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第1组:父亲角度
问题1: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父亲的描写,谈谈感受。
问题2:概括父亲身上的高贵品质。
问题3:父亲内心“选择“与”矛盾“的核心在什么,请你设计父亲的内心独白。
理由: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组问题从父亲的角度,通过逐层提问设疑,深入文章中心,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诚信守实的做人原则,明白“道德难题”的真正内涵。
第2组:母亲角度
问题1:如何理解开头段落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读课文,解读“财富”的含义
问题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什么是“道德难题”,我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问题3:父亲解决了这个道德难题了吗?我明白了吗?请谈启示。
理由:从母亲的角度,串起全文情节脉络,让学们清晰明了把握文章重点。
第3组:“我”的角度
问题1:文中“我”的情绪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2:我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
问题3:我“释怀”了吗?明白了吗?我们家最富有的是哪个时刻?为什么
理由:从“我”的角度,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作者的内心,更能通过“第一人称”解读文本所揭示的人生哲理:诚信、信任。
(3)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理由】本文的核心是通过“道德难题”的由来以及结局,向人们揭示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从而懂得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文章反复论述的核心就是“诚实守信”。而板书设计的原则是力求简单大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这则板书正是符合这个原则,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27【答案】
(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分)
①基础知识。本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获得圆的相关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
②基本技能。学生在观察圆的特点,动手操作画圆的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③基本思想。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③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动手,增加操作体验。
(2)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简单认识圆,并理解掌握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等对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能借助圆规正确画出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到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课本55页的图片,让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车轮,花坛和水池等都是圆形的,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认识圆。
二、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对圆有个直观、明确的形象认识
(一)找一找
组织学生找一找身边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的?
(二)画一画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
2、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三)折一折
1、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圆剪下了,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依次重复几次,发现有什么变化,能得到什么规律。
2、结合同学们的观察发现,教师讲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3、练习:用彩笔描画出下列圆的半径和直径。
三、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1、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何用圆规快速而准确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首先将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为半径;其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圆心;最后,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体会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下想一想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呢?车轴应该装在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