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答题技巧_倡议书实例分析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07-29 阅读:

  在贯彻执行题中,历年已考的题目有:讲话稿、倡议书、指导意见、宣传材料等等,那么这一类型的题目具体的答题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宏观上遵循一个框架“发文事由+具体内容+结语”,发文事由也即为整篇文章的发全文目的,可以用根据式或者目的式开头,即是依据某一个文件精神或者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达到某一个目标开头;在具体内容部分,咱们运用关键词分析法,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句然后进行深入论证,一般情况下以对策与归纳核心要点居多;最后结尾结语部分,由于整篇材料是为宣传动员材料,故结语部分应当发出呼吁,达到宣传的目标。下面我们来看一道2014年考过的国考地市级真题:

  “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

  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不超过400 字。

  这是2014年考查的贯彻执行题型倡议书,那么在作答的时候分为三个部分,发文事由+具体内容+结语,即:

  发文事由:表达为何要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如: 救灾援助,不仅应在物质上给灾区人民以资助,更要在心灵层面给灾民带来慰藉,带来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为了给灾区人民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我们决定发起“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通过飞扬火红绸带,给人们带来温暖、安全、激情、希望的感受,减少人们的焦虑和恐惧。 为此,我们倡议:

  具体内容:这一部门是得分的重点部分,主要找到关键词,对“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开展进行具体的阐述。如:

  将飘扬的火红绸带系在废墟上,系在寻人栏上,系在过往车辆的车镜上。将飘扬的火红绸带系在从废墟中抬出的生还者、从事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以及幸免受创的人们身上。 随处飘扬的火红绸带,是我们对坍塌家园无限的眷恋;是我们对重逢相见无比殷切的盼望;是我们对受灾同胞深切的牵挂;是我们对心灵救援共同参与的无疆界邀约。无处不在的火红绸带,是对受伤城市最深情的安抚;是在天灾面前誓不低头的决心。

  最后,结尾部分发出号召:因为在要求中出现,语言生动,有感染力,所以加上结语,如:让我们行动起来,系上一条“心灵援助”红绸带,传递彼此心对心的安抚,传递我们心对心的牵挂。

  言而总之,就倡议书类贯彻执行题型,诸位考生应该注意的第一点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作答框架是:发文事由——具体内容——结语,外在形式上看该道题目是否要求书写格式,若要求,讲话稿类,加上称谓即可;而该题是为倡议书类,作答格式需要五要素: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时间。全文如下:

关于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

各界热心人士:

  救灾援助,不仅应在物质上给灾区人民以资助,更要在心灵层面给灾民带来慰藉,带来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为了给灾区人民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我们决定发起“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通过飞扬火红绸带,给人们带来温暖、安全、激情、希望的感受,减少人们的焦虑和恐惧。 为此,我们倡议:

  将飘扬的火红绸带系在废墟上,系在寻人栏上,系在过往车辆的车镜上。将飘扬的火红绸带系在从废墟中抬出的生还者、从事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以及幸免受创的人们身上。 随处飘扬的火红绸带,是我们对坍塌家园无限的眷恋;是我们对重逢相见无比殷切的盼望;是我们对受灾同胞深切的牵挂;是我们对心灵救援共同参与的无疆界邀约。无处不在的火红绸带,是对受伤城市最深情的安抚;是在天灾面前誓不低头的决心。

  让我们行动起来,系上一条“心灵援助”红绸带,传递彼此心对心的安抚,传递我们心对心的牵挂。

  心理援助专家团

  2014年10月1日


责任编辑:lc_木子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